浙大城市学院在哪
嘿,听说你在找浙大城市学院?别急,先来点“冷知识”醒醒脑!这学校不仅地址分南北校区(湖州街50和51号,门牌号都能组CP),还是个“跨界狂魔”——从人工智能到考古学,专业跨度比杭州早高峰的地铁还拥挤。
问题1:选这学校图啥?
答:图它够“卷”啊!人家和浙大搞“雏鹰班”,和美国大学玩“口腔卫生国际班”,甚至全国首创“数字治理班”。杭州可是数字经济第一城,在这儿读个大数据专业,实习可能直接去隔壁阿里园区“摸鱼”。
问题2:专业这么多咋选?
答:看你是想当“技术流”还是“情怀党”。电子类专业能让你焊电路板焊到怀疑人生,考古学可能真去良渚挖土——别以为学机械的只会拧螺丝,他们现在搞工业设计,分分钟给你设计个会泡龙井茶的机器人。
彩蛋问题:马路对面的50号和51号有啥区别?
据不可靠消息,南校区同学点外卖永远比北校区快30秒,别问为什么,问就是杭州外卖小哥的“量子纠缠速度”。(正经说,其实双校区主要是专业分布不同,建议新生先摸清食堂动线,这可比选课重要多了!)
最后灵魂拷问:当别人还在纠结“选城市还是选学校”,城院学生早把西湖当自习室、京杭大运河当跑步道了——在杭州读书,连空气里都是“卷”味,你准备好了吗?
根据公开信息显示,浙大城市学院地址如下:
南校区: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湖州街51号(310015)北校区: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湖州街50号(310015)
浙大城市学院开设专业:
类别 | 专业名称 |
电子信息类(本) | 电子科学与技术 |
电子信息类(本) | 电子信息工程 |
电子信息类(本) | 通信工程 |
电子信息类(本) | 人工智能 |
法学类(本) | 法学 |
工商管理类(本) | 资产评估 |
工商管理类(本) | 财务管理 |
工商管理类(本) | 工商管理 |
工商管理类(本) | 国际商务 |
公共管理类(本) | 行政管理 |
护理学类(本) | 护理学 |
机械类(本) |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|
机械类(本) | 机械电子工程 |
机械类(本) | 工业设计 |
机械类(本) | 智能制造工程 |
计算机类(本)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
计算机类(本) | 软件工程 |
计算机类(本) |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|
建筑类(本) | 建筑学 |
建筑类(本) | 城乡规划 |
金融学类(本) | 金融学 |
经济与贸易类(本) | 国际经济与贸易 |
历史学类(本) | 考古学 |
临床医学类(本) | 临床医学 |
旅游管理类(本) | 旅游管理 |
旅游管理类(本) | 会展经济与管理 |
设计学类(本) | 视觉传达设计 |
设计学类(本) | 环境设计 |
统计学类(本) | 统计学 |
土木类(本) | 土木工程 |
土木类(本) |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|
外国语言文学类(本) | 英语 |
外国语言文学类(本) | 日语 |
外国语言文学类(本) | 商务英语 |
外国语言文学类(本) | 德语 |
新闻传播学类(本) | 广告学 |
新闻传播学类(本) | 广播电视学 |
新闻传播学类(本) | 新闻学 |
药学类(本) | 药学 |
中国语言文学类(本) | 汉语言文学 |
自动化类(本) | 自动化 |
浙大城市学院简介:
浙大城市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,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。其前身为创建于1999年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。2020年6月,杭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签署合作协议,超常规支持浙大城市学院十年创百强跨越发展。
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、风景旅游胜地杭州,毗邻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。校园占地1027亩,校舍面积51万余平方米。设有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等12个学院和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(学院),4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、法、文、历史、理、工、医、管、艺术等九大学科门类。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500余名,与浙江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90余名。建有一支由院士领衔,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为骨干的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,现有教职员工1200余名,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者比例近45%,博士学位占比超过60%,有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16人。
学校秉承求是创新精神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德智体美劳“五育并举”,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,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、复合型、创新型人才。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,浙江省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7个,省一流专业、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18个,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;近年来获国家级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1门,入选省课堂创新校,教改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,设立“求是雏鹰班”(与浙江大学合作)、“口腔卫生国际特色班”(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合作);全国首创“城市数字治理创新班”,开设“数字治理”“数字贸易”“数字文旅”等产业特色班17个,着力培养社会紧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。2022年8月,学校正式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,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,办学层次实现新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