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接触隔离的措施及标识

接触隔离的措施及标识

接触隔离的措施及标识

接触隔离是一种预防措施,用于防止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感染病源体。以下是接触隔离的措施及标识的相关信息:

接触隔离措施

1. 医嘱与标识

医生在接到多重耐药菌报告后,开具“接触隔离”医嘱。

设置专用隔离室或进行示意隔离,并在床栏上设置接触隔离标识。

2. 人员出入限制

限制人员出入,减少感染风险。

3. 个人卫生

接触病人或污染敷料后,以及护理另一名病人前必须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。

4. 医疗器械管理

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、体温计、压舌板、压脉带等应专人专用,并定期消毒。

病人使用专用的体温计,用75%酒精浸泡。

5. 解除隔离条件

连续3个标本(每次间隔大于24小时)均未培养出多重耐药菌或感染已痊愈方可解除隔离。

解除隔离后所用医疗器械均用75%酒精擦拭。

接触隔离标识

颜色标识 :接触隔离采用橙色标识。

注意事项

隔离标识应醒目,易于识别,有助于医护人员和访客快速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。

隔离措施应严格执行,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。

以上信息结合了不同时间点的资料,以提供最新的实践指导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接触隔离的具体实施方法有哪些?

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有哪些?

接触隔离解除后如何管理医疗器械?